平民视角下的史诗叙述与乡愁展现
2018-11-12 11:26:55
  • 0
  • 0
  • 0

平民视角下的史诗叙述与乡愁展现

——央视大型纪录片《六盘山》创作窥探

     如果以影像方式全方位地挖掘一座山脉的人文历史与依山而居的民众生活状态、文化传承,纪录片以其直接和直观地诉诸视觉的功效,努力接近表达对象的真实境遇或貌状,会成为最佳的表现方式,此前,长白山、秦岭、天山、贺兰山等山脉,就以史诗般宏达叙事风格的纪录片形式,通过央视等媒介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山民”生活,获得良好的收视效果。8集纪录片《六盘山》在史诗格调不变的基础上,以平民化的视角去展现了六盘山的人文魅力和时下风采。

      六盘山是一块文明的肚脐,繁衍了陕、甘、宁连接处的关陇文化,滋育了丰沛的人文历史。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毛泽东等历史伟人,司马迁、王维、于右任等文化名人都曾到达这里。尤其是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路过六盘山时,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著名诗篇,至今已衍化为一种时代精神。很多影响历史的大事件、大战争同样发生在这里,如何将这些丰沛的历史资源展现在纪录片中?创作团队选择了平民视角表达宏达历史与久远乡愁的方法,剧本创作初期,初选的入镜人物大概有200多人,实际采访人物超过100人,最终在片中呈现的主要人物60多人,他们全是本土作家、诗人,骑着摩托车完成长征之旅的文化馆干事,召集学生沿着长征足迹而行的回乡青年,用砖雕方式恢复古城的民间艺人,多少代人恪守几近失传的民间工艺,经历过原始“二牛抬杠”到现代科技的农民,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从外地而来的支宁人,创办个人农耕民俗馆的宣传部干事,等等。他们在一个个镜头里,用“细雨湿衣”般的平民故事,既讲述了自身的命运轨迹,也阐释了这座山的厚重历史与多彩民俗。这些平民视角下的“六盘山故事”,丰富了该片的内容。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所说的:“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

    近年来,纪录片在解决古代历史大事件时,常常会采用宏达场面来再现,《六盘山》则彻底杜绝了这一表现手法,用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人物故事与叙述,建构了一个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的坐标系。当代人的平民叙述角度和方法,既以“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手法向观众讲述了厚重的历史,也印证了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那个命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回避了纪录片创作中常常不小心掉进去的一个陷阱——“捡了故事(个体或局部),丢了历史(整体或全局)”。

 

     六盘山是关陇文化的产床、摇篮,如何唤醒这座山上依附的民族文化身份?如何找到关陇文化的传承者的底色与声音?剧组创作也是从底层人物着手,最后出现在镜头中的,既有恪守在民间文艺之河岸的剪纸妇女、砖雕老艺人、古堡的找寻与拍摄者、社火传人、秦腔艺术表演者,也有顺应时代大潮的文创产品研发者、回乡创业者、旅游开发扶贫者,以他们在影像展现中完成历史与现实的交接,使文化的传承力量像黄金链条一样,不断延伸于祖辈到他们之间,并顽强地向未来拓展。在贫穷的六盘山地区,这些生活在底层却完整地守护者传统文化者的身上,流淌着一种苦涩的诗意,这种诗意,有力地矗立成这方土地上的一座座文化记忆之碑。

     他们的恪守,不仅会唤醒当地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巧妙地彰显了依存在一个个古老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智慧,并成为安放于六盘山文化记忆之书中的珍贵章节。他们,也正是六盘山文化自信的缔造者。这些生动的章节书写者,是一个个在文化自信与市场经济夹缝中的纠结者,是 “承于先辈,传向后人”的责任者、自觉者。这些如马克·柯里所言的“小叙事”者 ,与描绘宏大历史、充满启蒙意味的“大叙事”相比,因其生于斯、活于斯,或许对观众而言更容易培养出一种亲近感、真实感。《六盘山》选择了这些底层的传承者,就避开符号化、商业化、精英化的人物,从而具有一种根植于民间的视野,讲述了六盘山人的底色和本土文化广阔的品质,同时,他们的行为、心态和当下所提倡的文化自信及讲述“中国故事”又相契合。这决定了这些平民视野催生的镜头与画面里,既有古老的文化传承与市场经济之间冷峻对峙,也有日常生活叙事下的一丝诗意现实。

     六盘山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乡愁在这里有着不同的维度与层次的呈现,纪录片《六盘山》选择了本土留守的诗人作家、外出流浪的民间音乐人、用相机镜头自费记录消失古堡的摄影人,他们以家乡人的身份,表达着对传统民俗、故园风景、旧日历史的眷恋,也有外山外世界的向往、闯荡。留守者也好,外出者也好,一轮故乡明月,始终伴随着他们,成为他们的乡愁。尤其是宁夏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三位作家,都是从六盘山走出的,他们的笔下,一直讲述着这方土地上的乡愁。

     扶贫,是21世纪全人类的大课题。六盘山地区,既是左宗棠誉为“苦瘠甲天下”的地方,也是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称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贫穷像癌症,深深地折磨着这里。在《六盘山》里,没有回避这一沉重的话题,在政策扶贫和教育扶贫中,同样选择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站在乡村讲台上的教师,从大山里考出去又返乡的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下离开故土在异乡奋斗脱贫的乡民,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养蜂结合起来的青年,走进田间进行精准扶贫的“女第一书记”,等等。这些一个个如从村巷里自然升起的炊烟般的普通人,从不同角度、位置,在中国的扶贫大战场上,真实、努力、勤奋地展现出了自己的面容,向外界亮出了一场由国家主导、民众介入的扶贫之战。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